关于攀枝花市西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2017年1月 日在西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西区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攀枝花市西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各部门(单位)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有力监督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区委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把西区建设成为产业兴盛、城市繁荣、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幸福城区”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促转型,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税改革全面深化,财政管理不断加强,为全区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5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7%,较上年增加1,681万元,增长12.12%。其中:税收收入9,33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6%,较上年增加1,706万元,增长22.4%;非税收入完成6,22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8.6%,较上年减少25万元,下降0.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实现88,212万元,同比增支5,310万元,增长6.4%。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52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性收入67,70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77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0,20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4,724万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2,816万元,上年结余1,069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118,339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21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15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28,81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96万元后,年终无结余,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280万元,上年结余54万元,调入资金177万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5,8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30,331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实际支出4,395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5,800万元后,年终结余13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72,559万元,来源是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72,559万元。收支相抵后,无结余。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9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340万元,上年滚存结余7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量为532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实际支出416万元后,年终滚存结余116万元。
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均为快报数,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并与市级财政办理结算后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6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6年,全区各部门(单位)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预、决算决议,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成效显著。
(一)多方聚财,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受经济持续下行、刚性支出膨胀影响,西区财政运行十分困难。全区上下将强化征管、争取支持、盘活存量作为重要抓手,努力做大财力规模,支持西区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收入征管。区政府高度关注财税运行情况,健全财政收入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经济运行和财政收入趋势的实时分析,及时分析影响收入增减的各种因素,在坚持依法征收的前提下,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基建项目及房地产项目的税源管理工作,完善征管措施,堵塞征管漏洞,清理以前年度欠缴耕地占用税3,690万元。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缴,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大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2016年,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598万元。
积极争取资金。认真研究上级补助政策,准确把握上级各项政策性资金的规模和扶持导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向上反映西区特殊区情,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全区累计争取到位各类补助资金20.1亿元,同比增加9亿元,增长81.1%。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40,20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02,10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8,616万元。
在此基础上,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对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进行清理,收回结转结余资金5,620万元,有效弥补了因短收、兑现各项政策及新增支出等因素形成的缺口。
(二)高效理财,保障民生重点开展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贯彻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其他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实施“四大为民工程”及“三大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持。
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加强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和接待费管理,适时调整差旅费管理办法,定点管理党政机关会议,细化培训审批程序,规范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和接待费等公务支出的标准和使用范围,全面推进机关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加强保留车辆管理,全区“三公”经费支出88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9万元,下降13.64%。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及18件民生实事,全年安排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66%。安排教育支出20,817万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普通高中贫困学生资助和“三儿”资助等政策,提高义务教育学校职工工资水平。安排社会保障支出14,448万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特困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及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落实转业军人和退役士兵安置及就业创业政策。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723万元,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重传病防治。安排文化体育支出381万元,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各类公益性活动开展。安排生态环保支出2,067万元,推进西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安排农业支出10,282万元,推进梅子箐水库、高标准农田、农业生态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住房保障支出13,287万元,推进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建设。
积极支持转型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积极涵养税源,推进财政事业可持续发展。设立3,000万元区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钛终端产业园、钒钛钢铁循环铸造产业园及康复康养器具产业园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投入3,400万元,关闭大连田、桐麻弯等矿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争取“三供一业” 资金及时到位7.26亿元,保障“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稳步推进;严格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和税收优惠政策,全年政策性减税6,665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规范管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建设,积极落实财政改革各项任务,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深化绩效改革,创新融资方式。改革预算控制方式,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报工作,加大财政投资项目的绩效跟踪,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探索评价结果运用,对大水井尖山通村公路公益基础设施、格里坪安置房四期基建项目等10个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努力突破资金瓶颈,在调研、考察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以10个代建项目作为试点项目的区级PPP项目库,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4亿元,探索规范有序地引进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有序推进PPP项目落地实施。
推进内控建设,严控债务风险。以规范财政权力运行为主线,积极推进涵盖预算、收入、支出、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及决策机制等八大方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开展扶贫资金、滥发奖金工资补贴等十项专项整治检查。全面公开区级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严格执行重点项目财政投资评审,完成35个建设项目评审,审减资金1,177万元,审减率10.6%。积极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按规定处置到期债务,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截至2016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7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3.92亿元、专项债务2.82亿元。全年获得地方政府债券58,616万元(其中:置换债券54,616万元、新增债券4,000万元),节约利息1,200万元,有效降低财政风险。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宏观经济运行等因素影响,税收增量不足,基金收入大幅减收,同时刚性支出不断加大,供需矛盾突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通过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关于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编制好2017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受国家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施大幅度减税降费措施等因素影响,2017年财政收入增长更加困难。同时,保基本、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等增支需求仍然较大,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较快,财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
2017年西区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三四五六”发展思路不动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善预算体系,严格编制程序,改进编制方法,按照“保基本,保民生、促发展、防风险”和从严从紧的原则,对各项支出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充分评估实际需要与财力许可,优先保证基本及各类民生事业支出,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坚定不移推进“四大为民工程”。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6,020万元,同比增收468万元,增长3%,加上预计税收返还、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等资金38,22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54,244万元。上述收入扣除上解上级支出594万元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53,65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西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80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为1,80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51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1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量为629万元。扣除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51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年终滚存结余为117万元。
以上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详见附表),请代表审查批准。区本级99个部门预算草案已全部报送大会,请予审查。
需要特别报告的是:2017年1月1日至预算草案批准前拟安排部分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等必需的支出。
四、2017年财政重点工作
2017年,是西区转型脱困、跨越发展、崛起振兴的关键之年。全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做大收支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提升保障能力和保障效果,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强化增收措施,提升保障能力。坚持依法征收、依法减免,加强税收稽查,减少税收流失。积极适应新常态,创新收入组织的方式和办法,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着力优化收入结构,提升收入质量。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采取政策激励、专项支持、基金投入等方式,努力培植重点税源和新兴优质税源,支持特色支柱税源发展壮大,通过支持经济增长,实现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继续把向上争取作为财政增收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中央、省、市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掌握上级财政政策和资金信息,提前摸准政策导向,加强部门协作,在分类梳理、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从财力补助、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独立工矿区建设等领域入手,全力争取上级部门对西区各类重点项目资金支持。
转变支持方式,增添经济活力。认真落实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各项财税政策,严格执行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足用好财税扶持政策,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扩大政策溢出和示范效应,培育壮大“三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各项措施,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推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采取激励补助、风险补偿等方式,促进扩大信贷投放、丰富融资方式,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展。筹措资金加快新庄土地整理,推进瑞德国际智能物流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加大“三农”投入,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共享发展成果,增进人民福祉。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力争新庄-大水井片区城区主干道、园区物流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纳入“PPP”项目库,引入社会资本加快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省属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整合。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加强民生资金监管,做好就业促进、百姓安居、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资金保障,确保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65%左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社会管理中的托底作用,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切、最急盼的民生民本问题。
细化预算管理,完善财政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不断完善预算体系,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贯彻 “约法三章”,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制度落地生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合理压缩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资金运行体系,提高资金支付效率。进一步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规范公务消费行为,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健全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的调控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进国有资产(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把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债务限额管理,建立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开展存量债务置换。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积极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踪问效的监督体系。加大对民生保障、重点产业、强农惠农等项目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资金合规使用。继续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力度,构建预算安排和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以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 ”的预算制度为目标,认真做好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公示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各位代表,做好2017年财政经济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负重拼搏,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16年攀枝花市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
2.2016年攀枝花市西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3.2016年攀枝花市西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情况表4.2016年攀枝花市西区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情况表
5. 2016年攀枝花市西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
6. 2016年攀枝花市西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执行情况表
7.2017年攀枝花市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草案)表
8.2017年攀枝花市西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草案)表
9.2017年攀枝花市西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草案)表
10.2017年攀枝花市西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草案)表
11.2017年攀枝花市西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草案)表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55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