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在攀枝花市西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西区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攀枝花市西区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人大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1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5%,同比增长12.87%。其中:税收收入11,60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6%;非税收入完成4,81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93,946万元,同比减支2,321万元,下降2.41%。
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18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性收入84,765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50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54,99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7,270万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债务转贷收入22,465万元,上年结余37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124,026万元;总收入减去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94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353万元,地方债券和债务还本支出24,251万元后,年终结存476万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结转下年继续使用476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93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37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17,372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实际支出17,348万元,年终结余24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144万元,来源是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4,144万元。收支相抵后无结余。
4.政府债务情况。
2018年,西区新增债务627万元,债务余额为154,020万元,综合债务率为76.17%(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22,406万元,一般债务率为123%;专项债务余额31,614万元,专项债务率为91.5%)。2018年西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74,54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2,83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1,714万元)。债务余额未超过债务限额。
上述预算执行数据,预计在市财政局汇审批复后还有一定的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区人大决议情况。
2018年,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区委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以及预算执行中区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各项决议、审查意见,认真履职尽责,深化财税改革,硬化预算约束,提升管理绩效,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1.聚焦收入目标,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面对宏观经济低迷、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家减税降费等挑战,区财税部门迎难而上,多措并举挖潜增收,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抓收入严征管。充分运用综合治税平台,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监控力度,及时掌握税源变化趋势。完善与税务部门的联动机制,创新征管方法,深挖增收潜力,加大清欠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严格非税收入征管,严禁采取混库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着力优化收入结构,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超过70%,收入质量明显提升。抓政策强争取。全区上下高度重视向上争取工作,认真研判中央、省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重点分析2018年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分配情况,制定向上争取工作要点,对口包装项目,高起点争取项目资金。及时分解全年向上争取资金工作目标任务,月度动态通报资金到位情况,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形成向上争取合力。2018年向上争取资金89,166万元,其中,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实现57,495万元,增长12.13%,在三区两县中排第一位;争取专项转移支付补助31,671万元,有力保障山水林田湖、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老工业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有效缓解财政收支压力。
2.聚焦转型发展,财源建设稳步推进。加大财政资金的整合、聚焦和放大力度,着力优环境、稳增长、促转型,助推经济提质增效。减轻负担降成本。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办理各项政策性退税2,460万元,做到应退尽退、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切实减轻企业税负。优化结构促升级。积极对接上级产业发展政策,统筹安排产业发展资金7,746万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重点支持装备制造及其配套产业、“三大产业集群”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搭建平台助融资。投入财政资金300万元,顺利启动攀枝花市格里坪工业园区“园保贷”工作,通过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共搭平台、共担风险,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政府投入500万元,撬动金融资本5,000万元,助力解决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安排企业融资培训3期,协调融资85,500万元。
3.聚焦共享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全面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安排十项民生工程及25件民生实事资金35,017万元,增长26.14%,全年民生支出64,91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安排教科文卫支出23,821万元。加速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支持新建市三十一中小宿舍楼、格里坪小学食堂,改善教学设备;完成区一幼分园装饰装修工程。支持开展科普宣传及科普活动,加速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全面推行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依托苏铁剧场,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792万元。开展矿区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工作,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开展“社保+银行”一体化试点;支持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物业环境改造1,959户、供水改造3,130户、供电改造1,291户;圆满完成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安排农林水支出3,220万元。支持生态葡萄康养农庄、金家村“傈僳风情园”等精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尖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造林等生态修复项目。有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龙洞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居工程支出10,445万元。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老旧社区改造项目建设。除预算资金外,贷款安排棚户区改造支出126,164万元,支持棚户区货币化安置7,148户,有效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4.聚焦风险防控,债务化解成效明显。切实履行政府债务化解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债务管控工作的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严守政治纪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工作的决策部署,梳理排查政府及区级相关部门变相担保行为,撤销违规担保承诺函件1份,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优化债务结构。全面详细摸清政府性债务底数,积极争取置换债券资金,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2018年,西区存量债务已全部置换完毕,每年节约利息5,500万元。管控债务风险。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负责、财政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西区政府债务化解领导小组,有序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债务化解工作的要求,结合西区实际,制定《关于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实施方案》,将债务化解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至具体部门(单位);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国有资产、加大土地出让等方式,多措并举筹集资金,统筹化解存量债务5,731万元,圆满完成“综合债务率下降至100%以下”目标任务,成功退出债务风险预警地区。
5.聚焦深化改革,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围绕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目标,不断深化各项财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公共服务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资金安排量较大”的原则,选取区教育体育局、区民政局等10个部门,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城乡居民医保区级财政补助资金等项目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涉及资金1,660万元。完善规范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100%全覆盖、全公开。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注资10,532万元,注入政府优良资产,加速国有公司市场化运作和现代化企业管理。深化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负责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资金支出绩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力压缩行政运行成本,2018年区级各部门(单位)“三公经费”550万元,实现压缩10.28%。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全年共评审项目31个,审减资金13,294万元,综合审减率18.61%。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2018年政府采购预算3,837万元,实际采购金额3,653万元,节约资金184万元。严格按照存量资金管理办法,对2016年及以前年度形成的结转资金3,451万元,全部收回区级财政,统筹用于民生领域。严格规范财经秩序。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优化支付业务流程,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公务卡支付力度,预算单位现金使用大幅下降,公务卡支付同比增长25.97%。开展“三供一业”专项资金、惠民惠农“一卡通”、私设“小金库”等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进一步规范财经纪律。加大财政业务培训。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新政府会计准则、部门预决算等培训7次,培训约650人次,有效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三)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情况。
全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实现教育支出16,79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79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498万元、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34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7,160万元、农林水支出3,22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25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445万元,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当前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财源基础仍然薄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收支缺口持续拉大;支出挂账数量较大,三年化解压力突出;政府债务规模偏高,防范风险任务艰巨;绩效观念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一二三五”、区委“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积极培植有效财源,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强化支出绩效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西区提供财政保障。
2019年预算编制基本原则和总体考虑:一是收入预算积极稳妥。根据全区GDP增速,综合考虑投资增长、产业整合发展、企业减税、行政事业性收费逐渐减少等因素,预计2019年财政收入将保持低速增长,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二是支出预算有保有压。围绕“发展”“民生”两大主题,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努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但受可用财力有限的影响,按照“保工资、保基本运转、保必要民生、防风险”的支出安排原则编制预算。三是坚持依法理财,严格预算执行,原则上预算下达后不再安排追加,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一)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7,240万元,同比增长5%。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44,912万元,可安排的总收入为62,152万元,扣除预计上解5,800万元,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52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52万元中,用于保工资、保运转的基本支出为46,180万元,其余10,172万元重点用于保障教育、社保和医疗等民生支出以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与此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安排“三公”经费523万元,较上年下降5%。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5,000万元,收入来源主要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
根据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25,000万元,主要用于债务付息、支持产业发展、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及维护、土地整理等方面。
以上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详见附表),请代表审查批准。区本级99个部门预算草案已全部报送大会,请予审查。
需要特别报告的是:2019年1月1日至预算草案批准前拟安排部分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支出。
(二)2019年财政工作重点。
2019年,全区上下将认真贯彻区委决策部署,组织落实好本次人代会关于财政预算报告的审查意见和相关决议决定,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1.防风险,妥善化解政府债务。加大土地出让。坚持把做大基金收入作为政府债务化解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加快推进土地挂牌前期工作的同时,积极对接项目投资商,加快大水井新区2018—X4#、2018—X8#等地块土地出让进程。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思想,健全预算超支制约机制、节会活动经费管理机制,确保2019年“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下降5%以上,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盘活存量资产。按照债务化解工作安排,进一步梳理全区国有资产情况,制定存量资产处置计划,合理出让部分政府经营性国有资产,加快对闲置国有资产的盘活和变现。通过开源节流,腾出更多财力用于偿还政府债务,降低债务风险。
2.抓收入,全力做大财政蛋糕。狠抓分析预测。充分利用经济运行调度会、财税分析联席会议等平台,加强对经济运行状态和财政收入趋势的实时分析,及时了解影响收入增减的各种变化因素,找准收入组织的薄弱环节及增收的突破口,增强征收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强化收入征管。积极协调税务部门,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基建项目及房地产项目的税源管理工作,完善征管措施,堵塞征管漏洞;严格执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实时入库”的非税收入征管办法,确保非税收入依法足额征收。着力向上争取。深入研究中央、省、市稳增长、促转型等政策措施,及时跟踪掌握2019年上级专项资金盘子,全面梳理西区可用政策;安排项目包装经费300万元,精准包装项目,提高申报成功率;及时调整完善向上争取奖罚机制,充分调动区级各部门向上争取积极性,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对口衔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反映西区实际困难,争取资金和政策倾斜。
3.助转型,持续激发经济活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辖区涉煤企业深化与攀钢、攀煤、川能投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推进煤化工产业整合提升。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将委托招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依托第三方机构的优质资源,精准匹配、高效对接,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持续提升产业集群集聚水平;设立1,5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着力培育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新型能源、钒钛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落实“营改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小微企业税费,加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检查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税费;通过壮大“园保贷”、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等方式,帮助企业打通融资难“瓶颈”;用好用活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助力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4.促共享,统筹办好民生实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支持落实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精准帮扶各类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棚户区改造、“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支持力度,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推进区一幼迁建及中小学校教学设施改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大力弘扬三线建设文化,加快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按照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年”部署,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继续实施大规模绿化西区行动,全力推进宝鼎—清香坪片区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加快尖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造林、干龙滩生态治理等工程建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等“八大战役”。
5.强改革,深入贯彻依法理财。强化绩效管理。全面推开部门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分配挂钩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各项改革。根据西区实际,制定并出台暂付款管理办法,通过严控项目追加、逐步消化存量等措施,有序压缩暂付款规模,降低财政运行风险;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票据监管效能;加大培训力度,督促区级预算单位对往来款项、基建项目等进行清查核实,摸清家底,确保政府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衔接、平稳过渡;有序偿还集体征地补偿款;加大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的整改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加强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小金库”治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财政扶贫资金督查等专项治理,严肃财政工作纪律,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和定点服务单位管理,逐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职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财政资金。
做好2019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大会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指导,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圆满完成全年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9年财政预算表(草案)
攀枝花市西区2019年财政扶贫资金相关情况说明.docx 2019年预算公开表.xls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55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