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西区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针对一系列影响和制约我区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纵深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战略,突出“三三三四”发展重点,把握加快发展、调整结构的基调,大力实施三个“三年攻坚”,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6696万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30万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5397万元,同比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23369万元,同比增长10.1%。三次产业比重为0.9:84.7:14.4,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1%、87.35%、12.3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0705万元,同比增长11.9%,比全区GDP增速高0.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9%。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24万元,增长10.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1公顷,比上年减少5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8公顷,比上年减少43公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结构为0.76:0.21:0.03;乡村从业人员数7485人。
粮食总产量2923吨,比上年减少147吨;其中,小春粮食增产443吨,大春粮食增产2480吨。蔬菜产量10070吨,同比增长0.4%;水果产量3060吨,增长1.0%。
全年出栏猪21321头,比上年减少101头,下降0.5%。出栏牛273头,比上年减少4头,下降1.4%。出栏羊2310头,比上年增加38头,增长1.7%。出栏家禽923993只,增长1.7%。肉类总产量3104吨,比上年增长0.6%;水产品产量503吨,下降0.4%。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60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03299万元,同比增长1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7%,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315992万元,同比增长12.5%,所占比重达44.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70441万元,实现增加值659721万元,同比增长1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9551万元,利税总额103754万元,工业用电量111205万千瓦时。
2012年,西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372万元,从业人员1672人。西区商品房销售额7518万元,同比增加1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县项目投资、农户投资)6063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1217万元,同比增长37.3%。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本建设投资352942万元,同比增长72.1 %;更新改造投资221108万元,同比增长25.8%;其他投资8691万元,同比下降41.1%;房地产开发投资8476万元,同比下降75.8%。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同比增加52个达135个,城镇固定资产完成551017万元,同比增长51.2%;城镇新增固定资产399296万元。
西区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共922套,西区实际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共1044套。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341万元,同比增长15.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92873万元,同比增长13.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0468万元,同比增长32.8%。
招商引资:共履约73个项目,到位资金60.64亿元,同比增长10.9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亿元的110.25%;省外国内到位资金52.11亿元,同比增长14.7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9亿元的106.35%
六、旅游
2012年,西区大力推进质量兴旅。以苏铁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清香坪森林公园建设、金沙滩国际长江漂流基地扩建、西佛寺景区建设等旅游项目建设为基础,抓好元旦、清明、五一、端午4个小长假和春节、国庆黄周旅游特色活动,促进旅游经济全面提升。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2.28万人次,比去年增加9.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3亿元,比去年增加1.48亿元。
星级饭店2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2个。
七、财政 、税收
财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840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148万元,同比下降0.4%。各项税收收入14551万元,同比下降3.4%。全区地方财政支出实现77914万元,同比增长9.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1052万元,同比增长15.7%。
税收 国家税务局组织收入40578万元,同比下降7.9%,其中增值税收入37419元,同比下降7.7%。地方税务局组织收入51254万元,同比下降1.9%,其中税收收入39434万元,同比下降5.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2012年,全区有区直属中小学校1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省级示范学校)、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独立小学8所(1所农村中心学校下辖6所村小、1个教学点)。辖区有幼儿园40所(政府办1所、企业办6所、民办33所),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4所、区级示范幼儿园12所。全区有在岗专任教师1131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教师184名、一级教师级630名。有特级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16人,市级骨干教师123名,区级骨干教师129名,骨干教师比例达23.87%。全区在校中小学生18111人,其中高中生1637人、初中生5443人、小学生11031人。有在园幼儿4054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100%。
职业教育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和攀煤(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是西区辖区内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
成人教育 2012年4月和2012年10月自学考试报名,西区共有231名考生报名参加413科次的考试。9月8日-15日成人高考报名,西区共有考生2918人(专升本考生104人,高起点考生2814人)。
科学技术 2012年,西区财政安排应用技术研发资金2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完成 3700万元。农业技术人员86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5个,全年专利申请35件,全年专利授权13件。全区近7万人(次)接受了科普教育。
九、文化、卫生
文化 西区有国家二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和镇综合文化站各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7千册,有村文体活动室10个,有社区文体活动中心33个。
卫生 2012年,西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其中:市级医院1个,企业医院1个,民营医院2个,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个,自主经营的诊所、医务室、卫生所99个。全区有病床1312张,卫技人员1454人,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达605399人。全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制度进行调整,新农合覆盖西区农业人口10301人,覆盖率100%;参合人数8697人,参合率98.63%。支出资金309.4万元,农民累计受益5213人次。
十、人 口
年末全区总户数54169户,户籍人口148888人,比上年末减少24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39033人。全年出生人口755人,出生率为5.07%0 ;死亡人口727人,死亡率为4.9%0 ;自然增长率为0.17%0。
常住人口16.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4万人,城镇化率96.27%。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2元,同比增加1296元,增长14.1%。其中,工资性收入5770元,同比增加890元,增长18.2%,全区农民总支出11080元;同比增加1142元,增长11.5%;农民生活消费支出5696元,同比增加435元,增长8.3%。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5696元,占支出的比重为5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0元,增收2962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工资性收入15083元,同比增长13.4%;转移性收入6713元,同比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33元,同比下降2%,其中:食品支出5850元,同比增长2.4%;衣着支出1099元,同比下降12.6%;居住消费支出1375元,同比增长2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626元,同比下降4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810元,同比增长12.3%;交通和通信支出1294元,同比下降20.8%;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1426元,同比下降2.1%;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753元,同比增长55.7%。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3%以内;农民工在岗培训137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20人。2012年,西区参保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有36247人,参保基本医疗保险的有60346人。工伤保险参保9451人,生育保险参保9678人,失业保险参保8927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81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67人。
主办:中共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攀枝花市西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5104030003
网站维护技术电话:0812-5552195